掂斤播两

在一座热闹的小镇上,有一家百年老店,名叫“公平秤”。这家店以诚信经营闻名,老板王老实更是出了名的公正。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顾客称量货物,无论贵贱,都一丝不苟地“掂斤播两”,确保分毫不差。

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来到店里,手里提着一袋金灿灿的药材。他傲慢地把袋子往柜台上一放,说道:“老板,你给我好好称一下,这可是上等货色,我要卖给镇上的大夫。”王老实点点头,拿出他的铜秤,小心翼翼地将药材放到秤盘上,仔细调整砝码。然而,当他报出重量时,商人却皱起眉头,不满地说:“怎么可能这么少?我明明记得有五斤多!”

王老实沉稳地回答:“客官,这确实是四斤八两,您看,秤杆平了,一点没偏差。”商人显然不信,坚持认为自己记忆无误,甚至怀疑王老实动了手脚。两人争执不下,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是镇上德高望重的李老先生。

李老先生看了看秤,又看了看商人,缓缓说道:“这位朋友,王老板的秤是全镇最准的,从不会出错。不过,既然你对重量存疑,不妨让我来验证一下。”说完,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小秤,重新称了一遍,结果与王老实的一模一样。商人顿时哑口无言。

后来才知道,这位商人为了图利,在装药材时故意用轻质袋子掩盖实际重量,没想到遇到王老实这样的行家。从此,“公平秤”名声更响,而那位商人也灰溜溜地离开了小镇。王老实依旧每天忙碌着,用他的双手和良心为每个人“掂斤播两”,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公平与正义。

diān
jīn
liǎng

「掂斤播两」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掂斤播两」解释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掂斤播两」示句

给他看也是枉然,非但不能照办,还要~,说些不相干的话。★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回
上一篇:递兴递废
下一篇:帝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