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廉峻隅
在一座名为清风镇的小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砥廉峻隅”的故事。这个小镇因民风淳朴、官员清廉而远近闻名。然而,有一年,朝廷派来了一位新任县令李大人。他初到此地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他的行为似乎与清风镇的传统格格不入。
原来,李大人虽表面恭敬,却暗中收受贿赂,甚至纵容手下欺压百姓。一时间,镇上的居民议论纷纷,对这位县令失望透顶。但大家碍于权势,无人敢站出来揭发。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挺身而出。
阿诚是清风镇的一名普通木匠,他从小受父亲教诲,懂得做人要正直廉洁的道理。看到家乡被贪官污吏糟蹋,他决定采取行动。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艺雕刻了一块牌匾,上面书写了“砥廉峻隅”四个大字,意为磨砺品行、坚守正义。随后,他将这块牌匾送到了县衙门口,公开请求李大人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
此举震动了整个清风镇,也惊动了邻近的地方官员。面对舆论压力,李大人不得不收敛恶行,同时向上级递交辞呈。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朝廷撤换了这位贪腐的县令,换上了一位真正清廉爱民的好官。
从那以后,“砥廉峻隅”成了清风镇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正义和廉明奋斗。每当有人犹豫是否该坚持原则时,他们都会想起阿诚的故事,以及那块刻有“砥廉峻隅”的牌匾,提醒自己: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砥
廉
峻
隅
「砥廉峻隅」出处
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砥廉峻隅」解释
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砥廉峻隅」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