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节砺行
在古代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有一位名叫李修的年轻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立志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他常听村里的长者讲“砥节砺行”的故事,这句成语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中。他知道,只有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和行为,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游方的学者,他在村口设坛讲学,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聆听。李修也挤在人群中,认真地听着学者讲解如何修身养性。学者说道:“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不仅需要智慧和才华,更要有坚定的节操和严谨的行为。正如刀剑需要磨砺才能锋利,人的品性也需要通过不断修正和锤炼才能完善。”这番话让李修深受启发,他决定付诸实践。
从那以后,李修每天清晨便起床读书习字,夜晚则静坐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有一次,他发现邻居家的鸡误入了自家院子,虽然无人知晓,但他还是主动将鸡送还,并向邻居道歉。邻居感动不已,称赞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还有一次,村里的富户请他帮忙记账,他发现账目中有几笔错误导致多算了钱。尽管对方并未察觉,他还是如实指出并纠正过来。这种诚实守信的态度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
几年后,朝廷选拔贤才,李修因德才兼备被推荐参加考试。最终,他凭借扎实的学识与高尚的品格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地方官员。上任后,他始终牢记“砥节砺行”的教诲,清廉为官,为民造福,深受百姓爱戴。
多年以后,当人们提起李修时,总会感慨地说:“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砥节砺行’。”而李修也常常告诫后辈:“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持修炼自己的品性,因为这才是立身之本。”
砥
节
砺
行
「砥节砺行」出处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节砺行」解释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砥节砺行」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