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厉廉隅
在一座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李清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但为人正直,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清廉自守、品行端正的人。村里的老人常教导他说:“做人要砥厉廉隅,守住自己的底线。”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李清的心中。
几年后,李清考取功名,被派往一个偏远的县城担任县令。这个县城因为连年灾荒,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前任县令却贪赃枉法,导致民怨沸腾。初到任时,李清便发现衙门内有许多人想通过贿赂来讨好他,以求谋取私利。然而,李清始终牢记“砥厉廉隅”的教诲,对这些诱惑一概拒绝,并严惩那些试图行贿的人。
为了改变当地的困境,李清亲自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还减免赋税,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的努力渐渐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一次,有富商送来金银珠宝,希望李清能放宽政策,允许他们低价收购粮食转卖获利。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李清毫不动摇,他义正辞严地说道:“为官者当以百姓为重,岂可因一己私欲损害大众利益!”随即下令将富商驱逐出境。
几年过去,在李清的治理下,县城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听闻他的事迹,特地下旨嘉奖,并提拔他为州牧。离别之际,全县百姓自发前来送行,有人递给他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砥厉廉隅”。李清看着这四个字,感慨万分,他知道这是百姓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的期望。
从此,无论身处何职,李清都始终秉持初心,坚持清廉自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砥厉廉隅”的真正含义。他的故事也流传下来,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砥
厉
廉
隅
「砥厉廉隅」出处
《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砥厉廉隅」解释
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
「砥厉廉隅」示句
志不在小,则不可度,~,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孔丛子·连丛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