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河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源的少年。他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村子周围群山环绕,唯一的水源是一条小溪,然而最近几个月,天旱无雨,小溪的水也渐渐干涸了。
村民们开始为饮水问题发愁,有些人甚至打算搬离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阿源看到大家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一天晚上,他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突然想起爷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滴水成河,绳锯木断。”虽然只是短短八个字,却让阿源心中燃起了希望。
第二天清晨,阿源拿着两只木桶来到村外的一处泉眼。这处泉眼早已枯竭,只剩下一点点湿润的痕迹。可是阿源没有放弃,他用双手将那一滴滴稀少的泉水收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木桶中。整整一天,他只装满了一小半桶水,但这并没有让他气馁。
从那天起,阿源每天坚持去泉眼取水,无论刮风还是烈日炎炎。他的行为起初被村民嘲笑,认为这是徒劳无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的毅力所感动,纷纷加入到这场“滴水行动”中。他们一起挖掘沟渠,把每一滴珍贵的水汇聚到一起。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原本干涸的小溪竟然重新流淌起来,清澈的溪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滋润了整个村庄的土地。庄稼复苏,果树开花,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感谢阿源的努力和坚持。
阿源却谦虚地笑了笑,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记住,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哪怕是一滴水,也能汇成河流。”从此以后,“滴水成河”的精神深深铭刻在每个村民的心中,成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力量源泉。
滴
水
成
河
「滴水成河」出处
周立波《山乡世变》上一几年过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
「滴水成河」解释
比喻积少成多。
「滴水成河」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