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能鲜
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李仁的年轻人。他自幼父母双亲早逝,由村里的乡亲们抚养长大。虽然生活清贫,但李仁心地善良,总是尽力帮助别人。然而,由于见识有限,他的能力和才华并不出众,常常被人嘲笑为“德薄能鲜”。面对这些议论,李仁并未气馁,而是默默地努力提升自己。
一天,村里突然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庄稼枯萎,水源干涸,村民们陷入了恐慌之中。一些有经验的老人提议去寻找传说中的隐秘泉眼,据说那里的水可以拯救整个村庄。然而,这条路充满危险,需要翻越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森林,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李仁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前往寻找泉眼。有人冷嘲热讽道:“你连田都种不好,还能找到泉眼?真是德薄能鲜!”听到这样的话,李仁没有反驳,只是坚定地说:“或许我的能力不足,但如果没人愿意尝试,我们又怎能渡过难关呢?”说完,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李仁历经艰辛。他凭借村民教给他的生存技巧,在山林中辨别方向、采集食物。当他终于找到那个隐秘泉眼时,已是筋疲力尽。然而,他顾不上休息,立刻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挖掘出一条小沟渠,将泉水引向村庄的方向。
几天后,清澈的泉水缓缓流入村庄,缓解了旱情,挽救了濒临绝境的村民。大家欢呼雀跃,纷纷对李仁表示感激。曾经嘲笑他的人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李仁却谦逊地说道:“我确实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只要有一颗愿意奉献的心,再微弱的力量也能发挥作用。”
从那以后,“德薄能鲜”这个词在村民口中不再带有贬义,而是成为一种提醒:无论能力大小,只要有善念并付诸行动,就能创造奇迹。
德
薄
能
鲜
「德薄能鲜」出处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德薄能鲜」解释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德薄能鲜」示句
我到手的帝位,不料竟成泡影,我是~,不容多说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