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李明是一名年轻有为的木匠,从小就对木工活充满了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位老木匠,在家乡小有名气。从小耳濡目染,李明不仅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还逐渐掌握了父亲传授的技艺。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总想着有一天能超越父亲,成为真正的“大师傅”。
一天,村里的一位富商找到李明,请他打造一套精美的家具,用于女儿出嫁时使用。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也让李明倍感压力。他知道,这次任务不仅关乎自己的声誉,更可能决定他未来能否在木匠行业站稳脚跟。于是,他开始认真设计图纸,挑选木材,并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
刚开始动手时,李明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复杂的雕花工艺让他手忙脚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瑕疵。几次失败后,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但每当他想到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手艺要练到得心应手,才能游刃有余。”他便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埋头苦干。
经过数周的努力,李明终于找到了感觉。从锯木到雕刻,再到最后的打磨,他的动作越来越流畅,仿佛手中的工具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最终,当整套家具呈现在富商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叹不已。每一件作品都精致无比,线条流畅、纹理细腻,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从此以后,“得心应手”的李明声名远扬,成了附近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木匠。而他也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艺,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得
心
应
手
「得心应手」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得心应手」解释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得心应手」示句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