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屎溺

在一座幽静的山谷里,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一位年迈的老者,大家都称他为“道爷”。道爷平日里不修边幅,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与过往的行人闲聊。他的话看似随意,却总能让人深思。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书生路过村子,听闻道爷的名声便前来拜访。书生自恃饱读诗书,对道爷这样不起眼的人物并不放在眼里。他傲慢地问道:“老人家,有人说你懂得天地至理,那你能否告诉我‘道’究竟是什么?”

道爷看了书生一眼,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来,带着书生走到不远处的一条小溪旁。他指着溪水边一堆动物的粪便说道:“年轻人,你看见这些了吗?这就是‘道’。”

书生愣住了,满脸疑惑:“您这是何意?难道‘道’就是污秽之物吗?”道爷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粪便虽看似卑贱,却是滋养土地、孕育生命的重要源泉。若无它,花草树木如何繁茂?庄稼又怎能丰收?所以,道不在高高在上的虚幻中,而在最平凡甚至最低微的事物里。”

书生听后沉思良久,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以后,他不再执着于追求表面的学问,而是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他发现,无论是田间的劳作还是邻里之间的互助,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多年后,书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贤者,他常常提起那次与道爷的相遇,并感慨地说:“真正的‘道’,如同流水一般,无所不在;即便是在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也能找到它的踪迹。”

dào
zài
shǐ

「道在屎溺」出处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道在屎溺」解释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道在屎溺」示句

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每下愈况。★严复《救亡决论》
上一篇:得寸则寸
下一篇:得而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