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得尺

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助人。然而,村里有些人却瞧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小人物”,难成大器。阿诚并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总有一天会有所收获。

一天,村里的老木匠病倒了,而他正好接到了一份重要的订单——为镇上的祠堂制作一副精美的雕花大门。由于时间紧迫,老木匠无法亲自完成这项任务,于是他找到阿诚,希望他能帮忙打下手。“我只会些粗浅的木工活,恐怕帮不上什么忙。”阿诚谦虚地说。老木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得寸得尺,你先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将来一定能独当一面。”

阿诚答应了。从那天起,他每天早早来到作坊,按照老木匠的指导,学习如何选材、刨平木材以及雕刻简单的花纹。起初,他只能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锯木头和打磨边角。但他并没有因为任务琐碎而懈怠,反而更加用心去观察老木匠的手法,并默默记下每一个细节。

随着时间推移,阿诚的技术逐渐提高。他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小物件,比如木勺和玩具,虽然不够完美,但已初具模样。一次,一位商人路过村子,偶然看到了阿诚的作品,非常欣赏,当即提出高价购买。阿诚惊喜之余,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在开花结果。

几年后,阿诚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大师。他不仅完成了当年那副祠堂的大门,还开办了自己的木工作坊,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回首往事,他常常感慨:“人生如木工,得寸得尺。只有珍惜每一步的成长,才能最终成就辉煌。”

cùn
chǐ

「得寸得尺」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得寸得尺」解释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得寸得尺」示句

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上一篇:得寸进尺
下一篇: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