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薄能鲜

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福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出众的才能,但他心地善良,总是尽力帮助身边的人。然而,因为能力有限,他常常感到自己做得太少,帮得不够,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村里的老人常常用“得薄能鲜”来形容他,意思是得到的少,能力也有限,但这并没有打击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更加努力。

一天,村里突然传来消息:山洪暴发,邻村的农田被冲毁,许多人家失去了粮食储备,生活陷入困境。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伸出援手,但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捐助的数量十分有限。阿福虽然囊中羞涩,却毅然决定把自己仅剩的一袋米捐出去。有人劝他说:“你本身也不富裕,何必这么拼命呢?”阿福挠了挠头,笑着说:“我确实得薄能鲜,可如果每个人都不行动,那他们该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阿福背着那袋米,徒步走了十几里山路,将米送到了邻村。当看到那些饥饿的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上热腾腾的米饭时,他的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尽管他的贡献微不足道,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一点点力量或许能改变某些人的命运。

后来,邻村的人为了感谢阿福,特意送来了一篮鸡蛋作为回礼。阿福本想拒绝,但对方坚持说:“这是我们的谢意,请一定收下。”阿福最终接受了礼物,并把鸡蛋分给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从那以后,“得薄能鲜”的阿福成了全村乃至邻村人人称赞的对象。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资源匮乏、能力有限,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带来温暖与希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正如成语“得薄能鲜”所表达的那样,即便拥有的不多,也能通过真诚与努力,为他人送去光明。

néng
xiān

「得薄能鲜」出处

「得薄能鲜」解释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得薄能鲜」示句

上一篇:道远日暮
下一篇:得不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