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殣相枕
在古代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然而,这一年天灾不断,先是春旱导致庄稼枯萎,接着夏季暴雨成灾,冲毁了田地和房屋。到了秋天,整个村庄已经颗粒无收,饥饿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每个人的心头。
村里的老人李伯常常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叹息。他回忆起年轻时也曾经历过饥荒,但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景象。如今,道路上随处可见饿殍,甚至出现了“道殣相枕”的悲惨画面——死去的人横七竖八地倒在路上,无人掩埋,后死者只能与先逝者为伴。李伯看着这一幕幕,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走进了村子。他肩上背着一个破旧的布袋,步履蹒跚,显然也饱受饥饿折磨。他向村民求助,却因大家都自顾不暇而被冷漠对待。只有善良的阿莲愿意拿出仅剩的一点米粥分给他。外乡人感激涕零,临走前告诉阿莲:“我虽无以为报,但我知晓山中有一处隐秘的洞穴,里面藏有粮食,是多年前一位富商留下的。或许可以解你们的燃眉之急。”
阿莲将此事告诉了李伯,李伯起初半信半疑,但眼见村子里的情况日益恶化,他决定带领几个年轻人去寻找那处洞穴。历经艰难险阻,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地方。洞穴里堆满了陈年的谷物,虽然有些发霉,但大部分仍可食用。李伯激动得热泪盈眶,立刻组织村民把粮食运回村中。
粮食的到来让濒临绝境的村庄重新焕发生机。村民们不再为了填饱肚子而挣扎,道路旁的尸体也逐渐被妥善安葬。从那以后,这个小山村开始重视储存粮食,并在丰收年份留下一部分作为储备,以防再次遭遇灾难。而阿莲的善举也被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
道
殣
相
枕
「道殣相枕」出处
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
「道殣相枕」解释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道殣相枕」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