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拾遗

在古老的青山镇,流传着一个关于“道无拾遗”的美丽故事。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们世代遵循着先祖留下的训诫:做人要正直善良,路上即使有金银财宝,也不可妄自拾取。

一天清晨,年轻的樵夫阿诚背着柴刀上山砍柴。当他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时,忽然发现地上散落着一袋沉甸甸的银两。他蹲下查看,发现袋子旁边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此为救命钱,请拾到者归还原主。”阿诚皱起眉头,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慎丢失的重要财物,于是决定留在原地等待失主。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渐渐升高,炙热的阳光洒满竹林。阿诚又渴又累,但他始终没有离开半步。直到午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气喘吁吁地跑来,满脸焦急地四处寻找。她看到阿诚手中的布袋,顿时泪流满面,“小伙子,这是我家唯一的积蓄,是用来给孙子治病的钱啊!”

阿诚听完后,连忙将布袋递还给她,并说道:“大娘,您放心吧,我绝不会拿走一分一毫。这是我们青山镇的传统——‘道无拾遗’。”老妇人感激不已,连连向阿诚鞠躬致谢。

后来,这件事传遍了整个青山镇,村民们纷纷称赞阿诚的品德高尚。而这个故事也激励了更多的人坚守诚实和善良的信念。“道无拾遗”不仅成为了青山镇的骄傲,更融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使得这个地方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从此以后,无论谁经过那片竹林,都会想起那个顶着烈日守护银两的年轻樵夫,以及他用行动诠释的简单却深刻的道理: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内心的纯净与正义。

dào
shí

「道无拾遗」出处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道无拾遗」解释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无拾遗」示句

自是内部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隋书·艺术传·韦鼎》
上一篇:道同义合
下一篇:道听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