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举遗

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成语——“道不举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社会风气良好,人们品行高尚,即使在路上看到别人遗落的东西也不会据为己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传统似乎渐渐被遗忘。

村子里有个年轻人叫阿诚,他从小听着长辈讲述“道不举遗”的故事长大,却总觉得那只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一天,阿诚去镇上赶集,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只精致的布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沉甸甸的银两!阿诚心中一阵激动:这些钱足够让他改善家里的生活了。

但就在他准备将布袋收入怀中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爷爷讲过的话:“真正的幸福不是靠捡来的财富换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良赢得的。”阿诚犹豫了,他坐在路边,思索了很久。最终,他决定按照祖训行事,把布袋留在原地,并用石头压住,以免被风吹走或再次丢失。

第二天,阿诚听说村里的老药铺老板李伯昨天急匆匆赶到镇上买药材,却因匆忙弄丢了装满救命钱的布袋。后来,有人告诉他,布袋被好心人找到了,还放在原地等失主认领。李伯感激涕零,逢人便夸赞那位无名的好心人。虽然阿诚没有透露自己就是那个人,但他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满足。

从那以后,“道不举遗”四个字重新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激励着更多人以行动践行这一美德。而阿诚,则更加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坚守内心的善良始终是最宝贵的财富。

dào

「道不举遗」出处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道不举遗」解释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示句

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
上一篇:道长争短
下一篇:道大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