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食致饱
在一座偏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阿福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阿福心地善良,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然而,有一天,他却因为一时的贪念而经历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
那年冬天格外寒冷,村里的粮食储备也所剩无几。一天傍晚,阿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路过村头的一家糕点铺。透过窗户,他看到柜台上摆放着刚出炉的热腾腾的馒头和香喷喷的肉饼。饥饿感瞬间涌上心头,但他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只能叹了口气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店主因有急事暂时离开了店铺,竟忘了关好后门。一阵风吹开虚掩的门,香气扑鼻而来。阿福站在门口犹豫不决:进去拿些吃的填饱肚子吧,这样就不会再饿得睡不着觉;可是,这不是明摆着偷窃吗?最终,饥饿战胜了理智。他蹑手蹑脚地溜进店里,迅速抓了几个馒头塞进怀里,然后飞快地跑回了家。
回到家后,阿福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那些馒头,果然感觉肚子充实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愧疚与不安。他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自己偷偷潜入店铺的画面,甚至开始担心被发现后的后果。那一夜,他几乎没有合眼。
第二天清晨,阿福终于鼓起勇气,带着仅有的积蓄来到糕点铺,向店主坦白了自己的行为,并道歉赔偿。店主听后哈哈大笑:“小伙子,你能主动承认错误,说明你本性还是好的。这几个馒头就当是我送你的,但记住,下次可不能再‘盗食致饱’了!”
阿福羞愧地点点头,从此更加珍惜诚实劳动换来的每一份食物。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时刻提醒他不要因一时贪念而迷失方向。
盗
食
致
饱
「盗食致饱」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盗食致饱」解释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盗食致饱」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