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末座

在一座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位名叫李凡的年轻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擅长书法和诗词。尽管才华横溢,却因出身低微,始终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城中最有名的文人雅集即将举行,这是一场汇聚各地才子的盛会,参与者都是名门望族或声名显赫之人。

为了争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李凡鼓起勇气向主办方递交了自己的作品,并请求参加。然而,由于身份卑微,他只被允许以“叨陪末座”的身份旁听——这是最低的位置,几乎无人关注。面对这样的安排,李凡并没有气馁,而是暗下决心要用实力证明自己。

聚会当天,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大家争相吟诗作赋,气氛热烈非凡。轮到李凡时,许多人投来轻蔑的目光,甚至有人窃窃私语:“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能有什么真本事?”然而,当李凡缓缓展开手中的宣纸,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意境深远的七言绝句后,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他的字迹遒劲有力,诗句更是寓意深刻,让人叹为观止。

片刻之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连那些原本瞧不起他的人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站起身说道:“这位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处‘末座’仍能保持谦逊与自信,实属难得!”从此,李凡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城市,他也逐渐成为众人敬仰的文坛新星。

后来,每当有人提起这段经历,李凡总是淡然一笑:“人生何处不末座?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舞台。”

tāo
péi
zuò

「叨陪末座」出处

《仪礼·士冠礼》兴,筵末坐啐醴。”

「叨陪末座」解释

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叨陪末座」示句

学艺社曾经大大地欢宴过他们,请了章士钊做陪客,我自己也曾~。★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编》
上一篇:叨在知己
下一篇: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