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耘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小山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里的土地贫瘠,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始终难以摆脱饥饿和贫困。村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成语——“刀耕火耘”,据说这是先辈们开垦荒地时使用的方法,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方法逐渐被遗忘。
一天,年轻的阿牛无意间从祖父的旧书中看到了关于“刀耕火耘”的记载。他好奇地询问祖父,得知这是一种用刀砍伐杂草树木,再放火烧掉以肥沃土壤的耕种方式。虽然危险且辛苦,但对于这片贫瘠的土地来说,或许是一条出路。阿牛决心尝试,希望能改变村子的命运。
第二天清晨,阿牛召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走进村外那片长满荆棘与野草的荒地。他们先用锋利的柴刀清理出一片空地,然后将堆积起来的枯枝败叶点燃。火焰熊熊燃烧,浓烟升腾,空气中弥漫着焦土的气息。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数日后,大火熄灭,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灰烬。阿牛带领大家翻动泥土,把灰烬混入其中,使原本坚硬的土地变得松软而肥沃。春天来临时,他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下种子。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到了秋天,金黄色的稻谷压弯了稻穗,丰收的景象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
从此,“刀耕火耘”成为村里代代相传的智慧,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让村民明白了勤劳与创新的重要性。而阿牛,则被后人铭记为那个敢于挑战困境、改写命运的英雄。
刀
耕
火
耘
「刀耕火耘」出处
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刀耕火耘」解释
犹刀耕火种。
「刀耕火耘」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