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抵户

在一座古老的小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当门抵户”的故事。这个村庄名叫青石村,四周环山,只有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外界。村民们世代安居乐业,但也因闭塞而保守。村里有两家邻居,一家姓李,一家姓王,两家人关系一直不错,但最近却因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事情起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那天夜里,雨势凶猛,洪水冲垮了村口的一段土墙。第二天清晨,大家发现原本用作挡水的木板被冲到了李家和王家之间的巷子里。李家人觉得这些木板应该归他们所有,因为他们正打算修缮自家的大门;而王家人则认为木板先漂到他们门口,理应由他们处置。于是,两家人为此争执起来,甚至互不相让,连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情谊也被抛诸脑后。

眼看矛盾愈演愈烈,村里的长老站了出来。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家都尊称他为刘伯。刘伯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急着评判谁对谁错,而是邀请两家的家长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他缓缓说道:“你们知道‘当门抵户’的意思吗?它形容的是彼此之间坦诚相见、互相支持的关系。咱们青石村虽小,但邻里之间素来和睦,如今却为了几块木板伤了感情,这值得吗?”

听了刘伯的话,两家人都低下了头。李家的父亲叹气道:“其实我们并非非要那些木板,只是觉得对方太强势,心里不服气。”王家的母亲也连忙附和:“是啊,我们也不是非要占便宜,只是想图个方便罢了。”看到双方都愿意退让一步,刘伯笑着提议:“既然如此,不如把这些木板用来修补村口的土墙,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算为全村做了件好事,如何?”

最终,两家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土墙很快恢复如初,而李家和王家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亲密了。从此以后,“当门抵户”不再只是一个成语,更成为了青石村村民们珍视邻里情谊的真实写照。

dāng
mén

「当门抵户」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

「当门抵户」解释

指撑持门户。

「当门抵户」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