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

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生活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人。他勤劳善良,但家境贫寒,每日靠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始终心怀感恩,对邻里乡亲关怀备至。

这一年,天公不作美,连月的大雨让村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村民们愁眉苦脸,不知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阿诚虽然自己也面临困境,却依然决定帮助那些比他更需要援助的人。他将家中仅存的一点粮食装进箪笥,并用陶壶盛满清水,准备分发给村中的老人和孩子。

一天清晨,阿诚背起箪食壶浆,挨家挨户送去这些微薄的物资。他来到村东头的李奶奶家时,发现她正在为患病的孙子发愁。“李奶奶,这是我仅有的一些米和水,您先拿去应急吧。”阿诚腼腆地说道。李奶奶眼含热泪,连连道谢,而阿诚只是摆摆手,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就在阿诚忙碌的时候,他的善举被村长看在眼里。村长深受感动,召集全村人开会,提议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受到阿诚无私精神的感染,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剩余的粮食和物品,集中起来统一分配。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整个村庄顺利熬过了那个艰难的冬季。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山村重新焕发出生机。人们没有忘记阿诚的付出,每当提起那段日子,都会说:“是阿诚的箪食壶浆唤醒了我们的团结与希望。”从此以后,“箪食壶浆”不仅成为一种助人为乐的象征,也成为这个小山村世代相传的美好故事。

dān
jiāng

「箪食壶浆」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箪食壶浆」解释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箪食壶浆」示句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上一篇:殚智竭力
下一篇:殚精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