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蹐地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有一个名叫李承的年轻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却心怀壮志,立志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然而命运多舛,他屡次科举不中,生活困顿,甚至被人嘲笑为“无用之人”。面对这些挫折,李承并未气馁,而是常常默念成语《戴天蹐地》,提醒自己要胸怀宽广、脚踏实地。

一天,村庄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庄稼枯萎,村民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李承看着乡亲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于是,他翻阅古籍,寻找解决之道,最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引水方法——利用山间的天然沟壑建造简易的水利工程。

可是,这样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村子里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李承毅然决定亲自上阵,带领几个愿意跟随他的青年,徒步前往几十里外的县城求助。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有人劝李承放弃,说这是徒劳无功的努力,但李承只是淡然一笑:“我虽卑微如尘土,却愿以我的肩膀扛起这片天空。”

终于,在李承的坚持下,县令被他的真诚与毅力打动,拨出了一些粮食和工具支援村庄。回到村子后,李承又日夜操劳,与村民们一起挖掘渠道、修筑堤坝。经过数月的努力,潺潺的溪流终于流入了干涸的田野,村民们欢呼雀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多年以后,当人们提及李承的名字时,无不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戴天蹐地》的真正含义: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仰望苍穹,怀抱理想;同时也要脚踩大地,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正是这种精神,让李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了世代传颂的英雄。

dài
tiān

「戴天蹐地」出处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戴天蹐地」解释

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戴天蹐地」示句

上一篇:戴日戴斗
下一篇:戴眉含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