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霜履冰
在北方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冬季总是来得格外早。寒风呼啸,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河流也被冻得如同镜面一般光滑。村里的老人们常说:“冬天是考验人心的季节。”而这一年,年轻的猎人阿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成语“戴霜履冰”的真正含义。
阿岩自幼失去双亲,靠村里人的接济长大。他性格坚韧,从不向困难低头。今年冬天异常寒冷,连山中的动物都很少出没,村民们储存的粮食也即将耗尽。为了让大家熬过这个严冬,阿岩决定冒险进深山捕猎。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对体力和意志的挑战,更是一场与自然搏斗的生死较量。
清晨,天刚蒙蒙亮,阿岩便背着弓箭出发了。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每一步都显得艰难无比。他的眉毛和胡须早已结满了冰霜,脸颊被冻得通红,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踩着薄冰渡过溪流,攀爬陡峭的悬崖,只为寻找那些藏匿在密林深处的猎物。
经过整整一天的奔波,阿岩终于发现了一群野鹿的踪迹。他屏住呼吸,悄悄靠近,最终成功射中了一头壮硕的雄鹿。然而,当他准备拖着猎物返回时,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回家的路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掩盖了。面对恶劣的环境,阿岩咬紧牙关,将鹿扛在肩上,一步一步踏着冰雪往回走。他忍受着刺骨的寒风,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食物带回村子。
三天后,筋疲力尽的阿岩终于回到了村庄。当村民们看到他满身冰霜、双手冻裂却依然带着猎物归来时,无不感动落泪。从此,“戴霜履冰”成了阿岩坚韧精神的象征,也激励着村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戴
霜
履
冰
「戴霜履冰」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戴霜履冰」解释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戴霜履冰」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