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时而动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远的年轻人。他聪明机智,却从不急于求成。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待时而动。”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总是慢悠悠地做事时,他总会笑着回答:“时机未到,急也无用。”
这一年,村子附近突然发现了一片金矿脉。消息传开后,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拿起工具,蜂拥至矿山挖掘黄金。他们日夜不停地劳作,希望能一夜暴富。然而,阿远却没有跟随大流。他只是每天站在山顶,静静地观察那些忙碌的人群和矿山的环境。
几天后,阿远的好友小林找到他,不解地问:“大家都在拼命挖金子,你怎么还在这儿闲着?再晚点,金子可都被别人抢光了!”阿远微微一笑,说道:“你看那矿山周围,道路狭窄,物资运输困难,而且最近天气多变,随时可能引发山洪。现在贸然行动,只会徒增风险。”
果然,不出阿远所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泥石流,许多采矿设备被冲毁,一些村民甚至受了伤。大家这才意识到盲目行动的危险性,懊悔不已。而此时,阿远开始行动了。他组织了几位愿意帮忙的村民,一起修整通往矿山的道路,并搭建简易的避雨棚,为后续安全开采做好准备。
当一切准备就绪,阿远才带领团队进入矿山。由于前期规划得当,他们的工作效率极高,不仅避免了意外事故,还迅速找到了储量丰富的优质金矿。最终,阿远和他的团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事后,有人问阿远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依然笑着说:“待时而动,顺其自然。只有耐心等待最佳时机,才能事半功倍。”从此,“待时而动”成了村里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让他们明白了深思熟虑与冷静判断的重要性。
待
时
而
动
「待时而动」出处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待时而动」解释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待时而动」示句
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