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铃铛去做贼

夜深人静,小镇上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然而,在镇子边缘的一间破旧小屋里,阿三正紧张地收拾着他的“工具”。他是个惯偷,今晚打算去富商王员外家偷些值钱的东西。但奇怪的是,他手里还拿着一个精致的小铃铛。

阿三自认为聪明绝顶,总喜欢挑战极限。这次,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带着铃铛去做贼,只要足够小心,就不会被人发现;即使被发现了,我也能用铃铛制造混乱趁机逃跑。”于是,他把铃铛挂在腰间,蹑手脚轻地朝王员外家走去。

一路上,阿三小心翼翼,生怕铃铛发出一点声音。他绕过巡逻的家丁,翻过高墙,终于溜进了王员外的宅院。屋内金银珠宝琳琅满目,阿三兴奋得双眼放光。他迅速将几件贵重物品塞进袋子里,却没注意到自己的动作稍微大了些,铃铛微微晃动了一下,发出了一丝清脆的声响。

这细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正在打盹的守夜狗猛然惊醒,竖起耳朵警惕起来。很快,狗吠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整个宅院顿时灯火通明,家丁们纷纷拿起棍棒四处搜寻。阿三慌了神,拔腿就跑,不料越急越乱,铃铛叮当作响,彻底暴露了他的位置。

最终,阿三被一群家丁围堵在墙角,无路可逃。他低头看着腰间的铃铛,懊恼不已:本以为这是个妙计,没想到成了自己的败笔。第二天,全镇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带着铃铛做贼”的笑话,而阿三则被关进了大牢,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从此以后,“带着铃铛去做贼”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也提醒人们做事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dài
zhe
líng
dāng
zuò
zéi

「带着铃铛去做贼」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带着铃铛去做贼」解释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带着铃铛去做贼」示句

上一篇:待贾而沽
下一篇:殆无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