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牛佩犊

在古老的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带牛佩犊”的故事。这个成语原本形容人们勤奋耕作、不辞辛劳,但在这个小村庄里,它却成了一段传奇的开端。

村子里有个年轻人叫阿牧,他家世代务农,生活虽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这一年天灾频发,先是春旱后是夏涝,田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面对困境,阿牧没有放弃,他决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他白天牵着家里唯一的老牛去翻耕荒废的土地,夜晚则挑灯研究如何改良土壤和种植耐旱作物。

有一天,阿牧在山中砍柴时发现了一头奄奄一息的小牛犊。这头小牛全身湿透,显然是被暴雨冲散了与母牛的联系。心地善良的阿牧毫不犹豫地将它抱回了家,并用家中仅剩的一些粮食喂养它。经过数月的悉心照料,小牛渐渐恢复了健康,变得强壮而灵活。

从那以后,阿牧每次下地干活都会“带牛佩犊”,即牵着老牛同时带着小牛一起劳作。他相信,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生活重新焕发生机。在他的坚持下,曾经荒芜的土地逐渐绿意盎然,新种下的作物也长势喜人。村民们看到阿牧如此勤劳,纷纷受到鼓舞,也开始积极开垦荒地,共同对抗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几年后,村子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地。而阿牧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带牛佩犊”不再仅仅是一句描述劳动的话,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每当有人问起成功的秘诀时,阿牧总是笑着说:“只要心中有希望,再艰难的日子也能迎来丰收的季节。”

dài
niú
pèi

「带牛佩犊」出处

《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带牛佩犊」解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比喻改业归农。

「带牛佩犊」示句

上一篇:带减腰围
下一篇:带砺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