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头呆脑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小石头的男孩。他长得憨态可掬,但总是给人一种“呆头呆脑”的感觉。村里人常说:“这孩子啊,整天不声不响,连句俏皮话都不会说。”尽管如此,小石头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喜欢帮助别人,只是方式有些笨拙。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游商,他推着一辆装满货物的小车,沿途吆喝着:“新鲜玩意儿,谁要瞧一瞧?”村民们纷纷围上去看热闹,而小石头也好奇地凑了过去。他盯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看了半天,最后买了一个形状奇特的木制玩具——据说这是个益智拼图,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回到家后,小石头开始摆弄那个拼图。他试了一次又一次,却怎么也拼不好。邻居们路过时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话他:“你这么呆头呆脑的,怎么可能拼得出来呢?”听到这些话,小石头并没有生气,只是挠了挠头,继续埋头研究。
几天过去了,就在所有人都快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小石头突然跑到村中央,手里拿着已经完成的拼图,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拼好了!”他大声宣布。村民们惊讶极了,有人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偷偷帮他完成了。但经过确认,他们发现这确实是小石头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那以后,大家对小石头刮目相看。虽然他依旧显得有些木讷,但人们渐渐明白,他的坚持和专注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而小石头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呆头呆脑”并不是缺点,只要用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呆
头
呆
脑
「呆头呆脑」出处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呆头呆脑」解释
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呆头呆脑」示句
小凤仙的脾气,人家说她不合时宜,其实她也是~,不惯作妓女腔,与人不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