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
在一座名为清平镇的小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只有秉持“大中至正”的精神,才能解开守护村庄的神秘力量。村里的长老们常说,“大中至正”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能够改变命运的力量。
这一年,清平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河流枯竭,村民们心急如焚。村长召集大家商议对策,但众说纷纭,意见纷杂。有人提议去邻村借水,有人主张祈雨求神,还有人建议放弃家园另寻出路。争论持续了数日,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就在混乱之际,一个年轻的书生站了出来。他叫林修远,是村里唯一读过圣贤书的人。他沉稳地说道:“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也不能盲目行动。我们需要以‘大中至正’为准则,找到最公平、最正确的解决办法。”林修远的话让村民们安静下来,他们决定听从他的建议。
林修远带领村民分析问题,首先安抚那些因饥渴而焦虑不安的老人和孩子,然后组织青壮年挖掘地下水源,并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确保每一户家庭都能分到足够的水。他还亲自带头修缮破损的水渠,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在他的引导下,村子逐渐恢复了秩序。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天夜里,邻村派人送来消息,说他们的水库即将决堤,如果清平镇不及时撤离,洪水将会淹没整个村庄。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村民们再次陷入恐慌。这时,林修远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守住我们的家园!但如果为了自救而破坏邻村的堤坝,那就是违背‘大中至正’的行为!”
最终,在林修远的带领下,村民们选择与邻村合作,共同加固堤坝,避免了一场灾难。而奇迹也悄然发生——就在堤坝修好的第二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倾盆大雨降临,彻底缓解了干旱。
从此以后,“大中至正”成了清平镇的座右铭,也成为每个村民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他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公正与正道,就一定能迎来希望的曙光。
大
中
至
正
「大中至正」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大中至正」解释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大中至正」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