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已去

在一座古老的山城里,有一个名叫李承的年轻人。他自幼习武,胸怀壮志,总想着有一天能够带领家族走向辉煌。李家曾是这座山城的名门望族,但随着朝廷更迭和战乱频发,李家逐渐衰落,如今只剩下几间破旧的老宅和些许田地。

这一年,外敌入侵,山城岌岌可危。城中百姓纷纷逃离,而李承却选择留下来。他认为这是重振家族声望的大好机会,于是召集了几十名愿意留守的青壮年,组成了临时的义军,誓死保卫家园。最初,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与顽强的斗志,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几次小规模进攻,赢得了城内幸存者的尊敬。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敌军主力部队压境,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李承和他的队伍虽然英勇,但终究寡不敌众。一天深夜,他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敌营灯火,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难道真的大势已去?”他喃喃自语,眼中满是不甘。

第二天清晨,敌军发动总攻。李承率领仅剩的十几人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全线溃败。他身负重伤,被逼退到悬崖边。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家族昔日的荣光以及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他知道,这一战之后,李家可能再无翻身之日。

就在他准备纵身跳下悬崖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孩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原来是村里的长者张伯冒险赶来救他。张伯劝说道:“现在的局势确实无法逆转,但只要人还在,未来就有希望。不要让仇恨蒙蔽了双眼。”

李承沉默良久,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剑。他跟随张伯隐匿于深山,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山城时,发现这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尽管李家不再显赫,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为后人铺就了一条新的道路。

shì

「大势已去」出处

宋·朱熹《朱子谏类》卷五十一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大势已去」解释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大势已去」示句

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非人力可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
上一篇: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