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骂狗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农夫,名叫王大山。他性格倔强,遇事总爱迁怒于旁人,村里人都知道他的这个特点,背后常议论他是“打鸡骂狗”的主儿。虽然这话传到了王大山耳朵里,但他却毫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天清晨,王大山起床后发现自家院子里的一只母鸡少了一只蛋。他顿时火冒三丈,心想:“肯定是那只懒鸡偷懒没下蛋!”于是,他拿起扫帚就朝鸡窝走去,对着那几只正在觅食的母鸡一顿乱打,嘴里还嘟囔着:“下个蛋都办不好,真是废物!”母鸡们吓得四散奔逃,咯咯叫个不停。
邻居李婶刚好经过,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劝道:“老王啊,别这么生气,说不定是野猫偷吃了呢。”但王大山根本不听,转头又看见家里的黄狗正趴在门口晒太阳,便指着它骂道:“你这个吃白饭的东西!整天只知道睡觉,也不帮忙看着点院子!”说完,他又踢了黄狗一脚。黄狗哀嚎一声,夹着尾巴跑开了。
事情还没完,王大山越想越气,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他拎着篮子去了集市,打算买些新鸡回来替掉那些“不争气”的老母鸡。然而,在路上,他因为心烦意乱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卖菜的小贩,蔬菜撒了一地。小贩刚要理论,见是出了名难缠的王大山,只好摇头叹气作罢。
等到傍晚回到家时,王大山发现自己丢失的鸡蛋其实早就被妻子煮熟放在厨房里了。原来,是自己错怪了母鸡和黄狗。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愣住了片刻,然后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唉,看来我真是‘打鸡骂狗’瞎折腾了一天。”
从那以后,王大山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他明白,如果总是把怒气发泄在无辜的人或动物身上,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显得更加可笑。而村子里的鸡和狗,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打
鸡
骂
狗
「打鸡骂狗」出处
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打鸡骂狗」解释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打鸡骂狗」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