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边鼓

在一座热闹的小镇上,有一家古老的戏院,名叫“百乐堂”。每到傍晚,镇上的居民都会聚集在这里,欣赏精彩的戏曲表演。戏院里有一位年轻的鼓手,名叫小林。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打鼓的技术却非常精湛,尤其擅长一种特殊的技巧——“打边鼓”。

“打边鼓”是一种用鼓槌轻敲鼓边发出清脆声响的技艺,它不同于普通的擂鼓,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精准的手法。小林的师父曾告诉他,“打边鼓”的意义不仅在于声音独特,更在于它能为整个乐队增添节奏层次,使演出更加生动。然而,小林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个配角,他的任务只是配合主角,从未有过展示自我的机会。

一天,戏院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名角儿李老板。据说,这位李老板唱腔悠扬、身段优美,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台柱子。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戏院特意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演出。小林被分配到后台负责伴奏,依旧只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打边鼓”发挥到极致,为整场演出增色添彩。

演出当天,观众座无虚席。当李老板登台开嗓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他的表演中。而就在高潮部分,小林突然加快了“打边鼓”的节奏,那清脆的鼓点如同雨滴般洒落,与主旋律完美融合,让原本就精彩的表演更加扣人心弦。一曲终了,掌声雷动,李老板也忍不住向幕后竖起了大拇指。

事后,有人问小林:“你明明只是个配角,为什么还要如此用心?”小林微微一笑,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打边鼓’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整场演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哪怕再小的角色,也能发光发热。”

从此以后,小林的“打边鼓”成了戏院的一大亮点,而他也明白了:无论身处何地,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就是最大的成功。

biān

「打边鼓」出处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打边鼓」解释

指从旁鼓吹、协助。

「打边鼓」示句

他留下唐仲笙,本来想他会在旁边~,帮忙他劝说马慕韩,没料到马慕韩把唐仲笙抓过去,倒变成绊脚石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一
上一篇:打凤捞龙
下一篇:打富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