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抱不平
在一座热闹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威的年轻人。他身材魁梧,性格豪爽,最看不得弱者受欺负。镇上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人遭遇不公,李威一定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是他的代名词。
一天,李威正在集市上闲逛,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争吵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正被几个地痞围住。老汉满脸焦急,怀里紧紧抱着一袋米,而那几个地痞则恶狠狠地威胁他交出粮食。原来,这些地痞借口老汉欠了他们的钱,要强行夺走他的口粮。
李威见状,立刻大步走上前去,大声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抢夺百姓的活命粮!还有没有王法?”地痞们愣了一下,看到是李威,其中一个领头的冷笑道:“少管闲事,这没你的份!”李威毫不退缩,双拳紧握,目光如炬:“我今天偏要管,你们若识相,就赶紧离开。”
地痞们哪肯善罢甘休,挥拳便向李威扑来。然而,他们低估了李威的实力。三两下之间,李威用敏捷的身手将他们打得连连后退,最后狼狈逃窜。围观的人群纷纷鼓掌叫好,老汉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事后,有人问李威:“你为何总是这么热心,不怕惹麻烦吗?”李威笑了笑,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如果人人都袖手旁观,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希望呢?”
从此以后,李威的名声更加响亮,而他也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小镇的安宁。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维护正义,小镇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打
抱
不
平
「打抱不平」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打抱不平」解释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打抱不平」示句
扶正义,~,正是我们革命党我的本色。★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