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颜标
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有一位年轻的画师名叫林修。他擅长绘制人物肖像,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因此声名远扬。然而,林修有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先凭记忆勾勒出客人的轮廓,再对照真人进行修改。这个方法让他效率极高,但也埋下了隐患。
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前来求画。他说自己是外地来的富商颜标,并愿意支付双倍价钱,希望林修能在一天内完成他的肖像。林修欣然答应,却因为当天事务繁忙,只匆匆瞥了对方一眼,便按照自己的印象开始作画。等到画像完成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把商人的五官和前几天另一位顾客的模样混淆了!但时间紧迫,他只能硬着头皮将错就错,稍作调整后交给了“颜标”。
商人看到成品时露出了奇怪的表情,但并未多言,只是满意地付了钱离开。林修松了一口气,以为事情就此结束。然而几天后,镇上传来消息:一名真正的颜标——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被官府误认为是通缉犯抓走,原因是一幅画像与他极为相似。而那幅画像,正是出自林修之手。
得知真相后,林修懊悔不已。他立刻找到官府,解释这是一场误会,并主动提出为真正的颜标重新绘制一幅准确的肖像以证明清白。经过一番波折,颜标终于洗脱嫌疑,而林修也从中吸取教训,从此再也不敢草率行事。
从那以后,林修每次作画都会反复确认细节,不再依赖模糊的记忆。他明白,“错认颜标”的错误虽已弥补,但它提醒他,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生,都不能有丝毫马虎。而这个故事,也成为小镇上流传许久的警示佳话。
错
认
颜
标
「错认颜标」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错认颜标」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错认颜标」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