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积薪

在一座偏远的山村中,住着一位名叫阿霖的年轻人。他聪明能干,但性格急躁,做事总是缺乏长远考虑。村里人都知道他的这个缺点,却也不好直接指出。一天,村里的长者召集大家开会,说:“最近天气干燥,山林易燃,我们必须小心火种,否则可能引发灾难。”阿霖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觉得这只是危言耸听。

几天后,阿霖为了方便烧水做饭,在自家屋檐下堆积了许多柴草。邻居李叔看到后劝他说:“阿霖啊,你这样把柴草堆在房子旁边太危险了,万一不小心着火,整个家都会被烧毁!”然而,阿霖满不在乎地回答:“没事,我小心点就是了,哪有那么容易出事?”李叔摇摇头,叹了口气离开了。

又过了几日,村里刮起了大风。一个傍晚,阿霖在屋里煮饭时,炉灶里的火星不慎被风吹到了屋外的柴堆上。起初只是零星的小火苗,但很快便迅速蔓延开来。等到阿霖察觉时,火焰已经吞噬了半个屋顶。他惊慌失措地大声呼救,村民们闻讯赶来帮忙灭火,但由于火势太猛,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房屋。

看着化为灰烬的家园,阿霖懊悔不已。此时,那位长者走到他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阿霖,这就是‘厝火积薪’的道理啊!如果将火源置于柴堆之上,迟早会酿成大祸。做人也是一样,如果不提前预防隐患,等到问题爆发就来不及了。”

从那以后,阿霖彻底改变了自己鲁莽的行事风格,凡事都三思而后行。他还主动向村民们分享自己的教训,提醒大家注意生活中的潜在风险。渐渐地,他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人,而“厝火积薪”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下来,警示后人不要忽视细节与危机。

cuò
huǒ
xīn

「厝火积薪」出处

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厝火积薪」解释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厝火积薪」示句

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上一篇:措手不及
下一篇:厝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