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长
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住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好朋友——阿寸和阿长。阿寸身材矮小,却心灵手巧;阿长高大魁梧,但行动迟缓。村里的人都喜欢拿他们开玩笑,说阿寸“短得像根筷子”,而阿长“长得像根竹竿”。尽管如此,两人从不计较这些闲言碎语,因为他们知道彼此的优点。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木匠师傅,他要在山上砍伐木材建造一座桥。村民们纷纷推荐阿寸和阿长去帮忙,认为他们虽然不同,但一定能配合得很好。于是,两人欣然接受了任务。
到了山林里,木匠师傅指着一棵参天大树对阿长说道:“你力气大,负责把树砍倒。”阿长点点头,挥起斧头,“咚咚咚”地开始工作。没过多久,大树轰然倒下,尘土飞扬。然而,当大家准备将木材运回村子时,却发现一个问题:山路狭窄陡峭,粗大的木头根本无法直接搬下去。
这时,阿寸站了出来。他仔细观察了地形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熟练地削去多余的枝丫,并将木材分割成便于搬运的小块。他还用藤条编织出结实的背篓,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背负一段木料。在他的安排下,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井井有条。
最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木材顺利运回了村子,桥梁也如期建成。村民们赞叹不已,纷纷夸奖道:“真是‘寸有所长’啊!阿寸虽矮小,却智慧过人;阿长虽笨拙,却力大无穷。只有各展所长,才能成就大事!”
从此以后,这个故事成了村里的佳话,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只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就能创造奇迹。
寸
有
所
长
「寸有所长」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寸有所长」解释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寸有所长」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