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田尺宅
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成语——“寸田尺宅”。这个成语常被老一辈人挂在嘴边,用来告诫年轻人要珍惜眼前的土地和家园。然而,对于村里的少年阿牧来说,这不过是一句陈旧的话语,他从未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阿牧从小生活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和一间低矮的土坯房。他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太过平凡,甚至有些乏味。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仰望星空,幻想着外面广阔的世界,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离开这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辉煌。
一天,村里来了个游历四方的商人。他穿着华丽,谈吐不凡,给村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大城市的繁华景象。阿牧听得入迷,心中更加坚定了离开的决心。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偷偷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告别了熟睡中的父母,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初到城市,阿牧被眼前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深深震撼。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没有技能也没有经验的他,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日复一日的辛劳让他逐渐意识到,大城市虽然机会众多,但竞争也异常激烈,而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渺小的一个。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牧遇到了一位年迈的园艺师。老人看出了他的迷茫,邀请他帮忙照料一片小小的花园。在那里,阿牧重新接触到了泥土的气息,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他渐渐明白,无论身处何地,脚下的土地才是根本,就像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寸田尺宅虽小,却能承载一生的希望。”
几年后,阿牧回到了家乡。他用在城市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将家里的几亩薄田改造成了一片丰饶的果园,还建起了一座温馨的新房子。站在山顶俯瞰整个村庄时,他终于明白了“寸田尺宅”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对土地的珍视,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
寸
田
尺
宅
「寸田尺宅」出处
宋·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寸田尺宅」解释
比喻微薄的资产。
「寸田尺宅」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