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长尺短
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住着两位手艺匠人,一位是木匠老李,另一位是铁匠老张。他们都是镇上有名的能工巧匠,但性格迥异。老李擅长制作精美的小物件,比如雕刻细致的梳子、小巧玲珑的盒子,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艺术品;而老张则专攻大型工具,如锄头、犁铧等,他的作品坚固耐用,在农田里颇受欢迎。
一天,镇上的村长找到两人,说要为新建的祠堂定制一套特殊器具:一个既能储物又可展示的大柜子,同时需要配备几把精致的小钥匙。村长希望这件作品能体现小镇的文化底蕴,因此要求极高。老李和老张决定合作完成这个任务,却因为各自技艺的不同产生了分歧。
“柜子必须讲究细节,这样才能凸显价值。”老李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可以负责设计那些复杂的花纹和钥匙,让它们成为亮点。” “不行,柜子是用来存放东西的,如果不够结实,再漂亮也没用!”老张反驳道,“我来打造主体结构,保证它经久耐用。”
争论无果后,两人分头行动。老李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套精美绝伦的小钥匙,并尝试亲手打制柜子框架,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柜体总是显得单薄脆弱。另一边,老张打造出一个厚重结实的柜子,却无法做出匹配的精致钥匙。最终,两人都意识到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无法完成任务。
经过反思,他们决定联手。老李专注于装饰与钥匙制作,将柜门雕琢得美轮美奂;老张则负责柜体的构造,确保其稳固可靠。当成品呈现在村长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叹不已——柜子既美观又实用,完全超出了预期。
这次经历让老李和老张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从此,“寸长尺短”成了小镇流传的一句谚语,提醒人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寸
长
尺
短
「寸长尺短」出处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寸长尺短」解释
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寸长尺短」示句
能精善用,虽~,亦可成名。★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