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究语

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迈的村学究,名叫李老夫子。他一生饱读诗书,却从未考取功名,只好留在村里教孩子们识字读书。虽然他满腹经纶,但性格迂腐,说话常常用些晦涩难懂的成语典故,让人摸不着头脑。村民们背地里都戏称他为“村学究语”。尽管如此,大家对他还是十分尊敬,因为他毕竟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一天,村里来了个外乡人,自称是做生意的商人。他衣着光鲜,谈吐不凡,很快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这位商人声称自己有一种神奇的药水,可以让人一夜之间变得聪明绝顶、出口成章。村里不少人动了心,纷纷掏出积蓄购买他的药水。唯有李老夫子听闻此事后连连摇头,叹道:“此乃‘画饼充饥’之举,实不可信!”然而,沉浸在发财梦中的村民们根本听不进去。

几天后,喝过药水的村民发现自己并没有变聪明,反而因为期待落空而懊恼不已。他们找到商人讨要说法,却发现对方早已卷款逃跑。这时,大家才想起李老夫子的话,可又羞于承认自己的愚昧,便推举几个年轻人去请教他如何挽回损失。

李老夫子捋了捋胡须,慢悠悠地说:“古人云,‘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今之计,唯有团结起来,共同商议对策,并将此事告知官府,或许尚有一线希望。”村民们依计行事,果然通过官府追查到了那名骗子的踪迹,最终追回了一部分钱财。

经历了这件事后,村民们对李老夫子更加敬重。他们意识到,与其盲目追求捷径,不如脚踏实地学习真本事。从此以后,村里学习风气大盛,而李老夫子也成了大家心中的真正智者。至于“村学究语”这个称呼,则渐渐少有人提起,因为它已不再带有嘲笑,而是充满了敬意。

cūn
xué
jiū

「村学究语」出处

「村学究语」解释

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村学究语」示句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决不允许使用村学究语。
上一篇:村酒野蔬
下一篇:存十一于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