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消红减
春日的庭院里,花木扶疏,曾经繁花似锦的景象如今却显得有些萧瑟。小院的主人柳如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她擅长绘画和诗词,尤其钟爱描绘花草。然而,今年的春天对她来说格外不同,因为她的心境正如那成语“翠消红减”一般,充满了失落与感伤。
几个月前,柳如烟还与未婚夫李承泽每日在庭院中吟诗作画,共享美好时光。李承泽是一名书生,温文尔雅,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他们曾约定待到桃花盛开时便成亲,可命运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份甜蜜。朝廷突然征召青年才俊入京应试,李承泽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自从李承泽走后,柳如烟的日子变得寂寞而漫长。原本鲜艳欲滴的花朵仿佛也失去了颜色,那些曾经郁郁葱葱的绿叶似乎也开始枯萎凋零。“翠消红减”,正是她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她常常独自坐在庭院的石凳上,看着空荡荡的小路发呆,期待着某一天能看见熟悉的身影从远处归来。
转眼间,夏去秋来,柳如烟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李承泽告诉她,自己因才华横溢被选为翰林院编修,但必须留在京城任职,无法如期返乡完婚。他恳求柳如烟再等几年,直到他能够安定下来接她过去。然而,这封信并未带来喜悦,反而让柳如烟更加惆怅。她明白现实的压力,也知道彼此之间的距离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变数。
尽管如此,柳如烟并没有放弃希望。她决定将所有的情感倾注于画笔之中,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记录下自己的思念与期盼。她相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翠消红减”的只是眼前的风景,而内心深处那份真挚的爱意永远不会褪色。
翠
消
红
减
「翠消红减」出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翠消红减」解释
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翠消红减」示句
~乱如麻,隔妆台慵梳掠,掩菱花。★元·李子昌《梁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