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锋陷阵
在古老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烽火连天。赵国有一名年轻的将军名叫李骁,他自幼习武,胆识过人,尤其擅长领兵作战。在他的带领下,赵军屡次击退敌军,赢得了“摧锋陷阵”的美誉。
一天,敌国秦国派出十万大军压境而来,意图一举攻占赵国的边陲重镇——青石城。消息传来,满朝文武皆惊,唯有李骁主动请缨:“陛下,请让末将前去迎敌!若不破秦军,誓不回还!”赵王见他目光如炬、气势如虹,当即允诺,并拨给他三万精兵。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李骁没有丝毫畏惧。他深知硬拼必败,于是决定采取奇袭之策。他命令部队昼伏夜行,悄无声息地绕到秦军后方。当夜幕降临,秦军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正沉浸在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中。突然间,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李骁亲率精锐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他们犹如一把利刃直插秦军心脏,所向披靡。
秦军措手不及,仓皇应战,但早已乱了阵脚。李骁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无人能挡。他的勇猛激励了全军士气,将士们奋不顾身,紧随其后,将秦军分割包围。短短两个时辰,原本不可一世的秦军便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此役之后,“摧锋陷阵”不仅成为李骁的代名词,更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人们提起这位少年将军时,无不感叹他的智勇双全与忠肝义胆。而李骁却只是淡然一笑:“保家卫国乃吾辈职责,何足挂齿?”
摧
锋
陷
阵
「摧锋陷阵」出处
《晋书·景帝纪》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披靡,遂引去。”
「摧锋陷阵」解释
摧击溃;锋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摧锋陷阵」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