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衣恶食
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从小便习惯了粗衣恶食的生活。尽管日子清苦,但阿诚却有一颗坚韧而善良的心。他相信,只要努力,生活总会迎来转机。
一天清晨,阿诚穿上打满补丁的衣服,背着破旧的竹篓,准备上山砍柴。路过村口时,他看到一位老者坐在路边,衣衫褴褛,神情憔悴。老者面前放着一只陶碗,里面只有几粒米。阿诚心生怜悯,虽然自己的粮食也不多,但他还是从怀里掏出一块干硬的饼递给了老者。
“谢谢你,年轻人。”老者接过饼,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你的善心会得到回报的。”阿诚笑了笑,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继续朝山上走去。
傍晚时分,阿诚背着一捆柴火回家,在路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的翅膀似乎被树枝划伤了,无法飞翔。阿诚不忍心看它自生自灭,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回了家。他用布条为小鸟包扎伤口,又喂了些水和碎米粒。
几天后,小鸟恢复了健康,重新展翅飞向蓝天。临别前,它突然开口说道:“阿诚,你的好心让我重获自由。作为报答,我送你一样东西。”说罢,小鸟衔来一颗闪闪发光的种子,丢在阿诚脚边,然后振翅离去。
阿诚半信半疑地把种子种在院子里。第二天早晨,他惊讶地发现,种子竟然长成了一棵结满金果的小树!这些金果不仅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还让他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乡亲改善生活。
从此以后,阿诚依旧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但他用自己的财富修建学校、修筑道路,让整个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村民们都说,是阿诚的善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而阿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身处粗衣恶食的困境,只要心怀善意,终会迎来丰盈美好的未来。
粗
衣
恶
食
「粗衣恶食」出处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粗衣恶食」解释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粗衣恶食」示句
夫人在狱中,~,所有金钱,尽敬诸贫囚。★清·梁启超《罗兰夫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