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墙及肩
在古代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阿赐的年轻人。他身材瘦弱,但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助人。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但也有人觉得他太过老实,常常取笑他。阿赐并不在意,依旧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工匠,自称是建造城墙的专家。他告诉村民们,最近山里有猛兽出没,建议大家修筑一道高墙来保护村庄。村民们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但问题来了——修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村子里资源匮乏,根本无法承担这么大的工程。
阿赐看到大家愁眉苦脸的样子,便主动站了出来,对工匠说:“我愿意帮忙修墙,即使只能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工匠看了看瘦弱的阿赐,摇了摇头,说:“你这样的体格,恐怕连砖块都搬不动吧?”阿赐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说:“只要尽力而为,总能帮上忙。”
于是,阿赐每天早早起床,用肩膀扛起比自己还重的石块,一趟又一趟地搬运到工地。他的肩膀很快磨破了皮,鲜血渗出来,但他咬紧牙关,从不喊累。其他村民被他的精神感动,也纷纷加入修墙的队伍中。渐渐地,原本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大家齐心协力下竟然顺利推进了。
几个月后,一道坚固的城墙终于建成了。当最后一块砖石放上去时,工匠拍着阿赐的肩膀感叹道:“真是‘赐墙及肩’啊!若不是你的坚持和努力,这面墙恐怕难以完工。”村民们听后恍然大悟,从此更加敬重阿赐,并把这段故事传颂开来,用来教育后代:无论力量大小,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从此,“赐墙及肩”成为一句激励人心的话,提醒人们不要轻视任何看似渺小的努力,因为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了伟大的成就。
赐
墙
及
肩
「赐墙及肩」出处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赐墙及肩」解释
比喻才学浅陋。
「赐墙及肩」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