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金蹈海
在古代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李青的年轻人。他聪明正直,从小便以高尚的品德闻名乡里。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金钱和利益所动。村里人都称赞他有“辞金蹈海”的精神,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一天,一位富商路过这个小山村,偶然间听闻了李青的事迹,便决定试探一下他的品格。富商假装迷路,来到李青家中请求借宿一晚。李青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并拿出自己仅有的粗茶淡饭款待他。第二天清晨,富商临走时故意将一个装满金银珠宝的小袋子遗落在桌上。
李青发现后,立刻追了出去,试图归还失物。然而,富商早已躲在远处观察,并未现身。几日后,富商再次造访,对李青说道:“这些珠宝是我特意留给你的酬谢,你为何不收下?它们足以改变你的人生。”李青却摇了摇头,回答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能接受不属于我的东西,更不会因财富而违背自己的良知。”
富商被深深打动,于是向李青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与意图。原来,他是一位隐退的大臣,正在寻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继承他的事业。他认为李青正是这样的人选,因此想考验他是否真正具备“辞金蹈海”的高洁品性。最终,李青接受了富商的邀请,但条件是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百姓,而非追逐权力或财富。
多年后,李青成为了一位受人敬仰的清官。他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辞金蹈海”。他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辞
金
蹈
海
「辞金蹈海」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辞金蹈海」解释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辞金蹈海」示句
受爵能让,怀~之风;成功不居,从辟谷封留之请。★明·武宗《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