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壅必溃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这条河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灌溉农田、提供饮水,大家都对它充满感激。然而,村里有一位年迈的老者常常告诫村民:“河水虽温柔,但若阻塞其道,必成灾祸。”他引用了一句古语,“川壅必溃”,提醒大家要尊重自然规律。
起初,村民们听从了老者的劝告,小心翼翼地维护河道通畅。可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年轻人开始觉得老者的警告过于夸张。他们认为,在河边筑坝拦水可以用来建造鱼塘,既能养鱼又能蓄水,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这群人不顾反对,在河中央修起了一座简易的小堤坝。
刚开始,事情似乎进展顺利。鱼塘里的鱼苗渐渐长大,堤坝也稳固如初。然而,到了雨季,天降暴雨,河水猛涨。由于堤坝阻挡了水流,原本平缓的河水变得湍急,压力越来越大。一天夜里,堤坝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击力轰然崩塌。洪水如猛兽般冲向村庄,淹没了大片良田,摧毁了许多房屋。
灾难过后,村民们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他们找到那位老者,向他道歉并请教如何弥补过错。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川壅必溃’的道理,不只是为了保护河流,更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现在当务之急,是重新疏通河道,恢复它的原貌。”
经过数月的努力,村民们齐心协力清理了淤泥和残骸,让河流重新自由流淌。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试图改变河流的走向或堵塞它的流动,而是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那句“川壅必溃”也被刻在村口的石碑上,成为世代相传的警言。
川
壅
必
溃
「川壅必溃」出处
《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川壅必溃」解释
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川壅必溃」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