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壁引光
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明的少年。他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只留下一间破旧的小屋和满墙的裂痕。尽管生活艰难,阿明却酷爱读书,梦想有一天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家中连一盏油灯都买不起,每当夜幕降临,黑暗便吞噬了他学习的机会。
一天晚上,月光从墙壁的一道裂缝中洒进屋内,在地上投下一道微弱的亮光。阿明看着那束光,心中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我能把更多的光引进来,不就可以在夜晚读书了吗?”于是,他找来一把小锄头,开始沿着墙壁凿出更多细小的孔洞。虽然双手磨出了血泡,但他毫不退缩,直到整面墙布满了透光的小孔。
当夜色再次降临时,点点星光与月光透过这些孔洞照进了小屋,将原本漆黑的房间点缀得如同星空一般明亮。阿明兴奋地拿出书本,借着这“穿壁引光”的光芒,认真地阅读起来。从此以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他都坚持利用这些微弱的光线刻苦学习。
村民们起初对阿明的行为感到不解,有人甚至嘲笑他异想天开。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被阿明的毅力所打动。一位老塾师听说了他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免费教他识字解惑。几年后,阿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成为村子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
多年后,已经成为官员的阿明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积蓄修建了一座学堂,供村里的孩子免费读书。他还特意保留了那间破旧的小屋,并在墙上刻下一句话:“穿壁引光,虽微亦明;志坚行远,终可成器。”以此勉励后人珍惜学习的机会,用智慧照亮人生。
穿
壁
引
光
「穿壁引光」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穿壁引光」解释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穿壁引光」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