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食吐哺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淳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对父母极为孝顺。由于家乡连年干旱,庄稼歉收,一家人常常食不厌精,只能靠粗茶淡饭勉强维持生计。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阿淳始终把最好的食物留给年迈的双亲,自己却甘愿忍饥挨饿。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游方道士。这位道士仙风道骨,手持拂尘,目光深邃。他走到阿淳家门口时,见阿淳正在端着一碗稀粥喂他的老父亲,而他自己则默默地啃着一块干硬的窝头。道士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赞叹:“此子仁爱至纯,真乃贤德之人!”
为了考验阿淳,道士故意上前讨水喝,并假装虚弱地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不知可否施舍一些饭菜?”阿淳听后毫不犹豫,立即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窝头和半碗粥递给了道士,说道:“先生请用吧,虽然不多,但希望能帮您恢复体力。”道士接过食物,微微一笑,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继续观察。
不久之后,道士再次来到阿淳家,这次他带来了一袋金灿灿的稻谷,并告诉阿淳:“你的孝心与善行感动了上天,这些稻谷可以让你家度过难关。不过,切记‘啜食吐哺’的道理——即使条件改善,也莫忘节俭助人。”说完,道士飘然远去,消失在云雾中。
从那以后,阿淳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但他始终牢记道士的教诲,不仅勤俭持家,还经常帮助邻里乡亲。后来,“啜食吐哺”的故事传遍四方,人们都以阿淳为榜样,学习他的美德与胸怀。
啜
食
吐
哺
「啜食吐哺」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啜食吐哺」解释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啜食吐哺」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