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得楚弓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熊宜僚的将军。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谦逊,深受百姓爱戴。一天,熊宜僚带着随从到山林中打猎,途中他发现了一张制作精美的弓。这张弓造型独特,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熊宜僚对这张弓爱不释手,决定将其带回楚国。

回到王宫后,有人认出这张弓原本属于楚国一位已故的老工匠,他曾为楚王打造过许多神兵利器。得知此事后,楚王非常高兴,说道:“此乃楚地所造,如今又归楚人所有,真可谓‘楚得楚弓’!”消息传开,朝野上下无不赞叹这一巧合。

然而,熊宜僚却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仔细研究这张弓,并向其他工匠请教如何改进自己的技艺。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终于打造出一把更加完美的弓。这把新弓不仅继承了老工匠的精湛工艺,还融入了熊宜僚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一次射箭比赛中,他用这把弓一举夺魁,赢得了众人的喝彩。

比赛结束后,有人问熊宜僚:“既然您已经拥有了一把绝世好弓,为何还要费心去制造新的?”熊宜僚微微一笑,答道:“‘楚得楚弓’固然是幸运之事,但若止步于此,便失去了进取之心。真正的收获,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能否通过所得进一步提升自我。”

从此,“楚得楚弓”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关于机缘巧合的美谈,更是一种提醒——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学习与成长,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chǔ
chǔ
gōng

「楚得楚弓」出处

见楚弓楚得”。

「楚得楚弓」解释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楚得楚弓」示句

喜~,免被傍人笑。★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
上一篇:楚歌之计
下一篇:楚楚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