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恩席宠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为南陵的小国。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却因国王李昊的仁慈和慷慨而闻名。李昊自幼受良好教育,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他在位期间,常常施恩于百姓,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深得民众爱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李昊渐渐开始沉溺于臣民对他的赞颂之中。他喜欢听大臣们在朝堂上歌功颂德,也乐于接受来自四方的贡品与奉承。他甚至设立了一个“恩宠日”,每逢这一天,他会亲自接见百姓,将珍贵的财物分发给他们。表面上看,这是极大的善举,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李昊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方式。慢慢地,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侈恩席宠”——过度地施恩以换取赞美和依赖。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学者名叫林修站了出来。他向国王进言道:“陛下,您的仁政确实让百姓受益,但如今您所做的一切似乎更多是为了博取名声,而非真正为苍生着想。长此以往,不仅会消耗国库,还会让百姓变得懒惰,失去自力更生的能力。”
李昊听完后勃然大怒,觉得林修是在质疑他的权威。但在冷静下来后,他细细思索了这番话。他回忆起当初登基时立下的誓言:要让南陵成为一个富强、独立的国度,而不是靠施舍维系繁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李昊决定改变策略。他减少了无谓的赏赐,转而鼓励百姓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商业发展的政策。
几年后,南陵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蒸蒸日上。而李昊也终于明白,“侈恩席宠”并非长久之计,只有脚踏实地的治理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爱戴。
侈
恩
席
宠
「侈恩席宠」出处
明·张居正《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书》吾平生学在师心,不蕲人知,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乎?”
「侈恩席宠」解释
指张扬恩遇,凭恃宠幸。
「侈恩席宠」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