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在一个繁华的小镇上,有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这里商铺林立,每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这份平静。

那天夜晚,风干物燥,一家布料店因电线老化引发了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将周围的几家店铺也卷入了烈焰之中。浓烟滚滚,人们惊慌失措地逃离现场,而远处围观的人群则议论纷纷。就在大家忙着救火和疏散的时候,一个名叫李三的年轻人却动起了歪心思。

李三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平日里总想着如何不劳而获。他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些被烧毁的店铺,心里竟然没有一丝同情,反而觉得这是个“机会”。他悄悄溜到一家珠宝店后门,发现店主正忙着抢救重要物品,无暇顾及其他。趁着混乱,李三撬开了侧门,把几盒贵重的首饰塞进了自己的背包。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一位年迈的老人挡住了他的去路。这位老人是镇上的铁匠,虽然年事已高,但目光依然锐利。“年轻人,你这样做只会害了自己。”老人语重心长地说,“趁火打劫或许能让你一时获利,但最终会失去更多。”李三愣了一下,但还是强词夺理:“这关你什么事?我不过是在乱中求生罢了!”说完,他推开老人,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镇上的居民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并开始清理废墟。然而,当他们得知珠宝店被盗的消息时,都非常愤怒。很快,有人认出了监控录像中的李三。面对众人的指责,李三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卑劣。他羞愧难当,主动归还了赃物并向店主道歉。

经过这次事件,李三彻底改变了自己。他开始脚踏实地工作,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去的错误。而那场大火也让小镇的人们更加团结,共同重建家园。从此以后,“趁火打劫”的故事成了警示后人的教训,提醒每个人:无论何时,都不能丧失良知。

chèn
huǒ
jié

「趁火打劫」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趁火打劫」解释

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趁火打劫」示句

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上一篇:趁势落篷
下一篇:趁火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