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不决

在一座宁静的江南小镇上,有一位年轻的画师名叫林修。他自幼酷熟丹青,尤其擅长山水画,但他的性子却与他的才华截然相反——优柔寡断,总是沉吟不决。每次作画前,他都会反复思考构图、用色和意境,常常因为犹豫而迟迟无法下笔。

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富商,请林修为他即将落成的新宅绘制一幅巨型屏风画。富商开出的酬金极为丰厚,并且承诺如果作品令他满意,还会推荐更多贵客给林修。然而,这幅画的主题必须是“春江花月夜”,要求恢弘大气又不失细腻雅致。面对这样的机会,林修既兴奋又忐忑,他深知这可能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契机,但也害怕失败会毁掉自己的名声。

从那天起,林修日日端坐案前,铺开宣纸,研磨墨汁,却始终没有动笔。他在脑海中构思了无数种方案:江水是否要波涛汹涌?花朵应选桃花还是梨花?月亮的位置又该如何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让他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约定的交稿日期越来越近,而林修依旧停留在沉吟不决的状态中。

终于,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晚上,林修的好友苏婉来看望他。看到满桌凌乱的草稿,她忍不住问道:“你究竟在犹豫什么?”林修长叹一声,将自己的顾虑全盘托出。苏婉听后微微一笑,说道:“你太过执着于完美,反而束缚了自己的灵感。不如放下杂念,随心而画,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林修恍然大悟,连夜提笔作画。这一次,他不再纠结每一处细节,而是让心中的情感自然流露。当晨曦洒进窗棂时,一幅气势磅礴却又充满诗意的《春江花月夜》跃然纸上。第二天,富商见到此画,连连称赞,当场兑现了承诺。

从此以后,林修明白了真正的艺术源于内心的真诚,而非无休止的犹豫。他学会了果断行动,再也不会因沉吟不决而错失良机。

chén
yīn
jué

「沉吟不决」出处

三国·魏·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沉吟不决」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沉吟不决」示句

上一篇:沉思熟虑
下一篇:沉吟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