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人废言
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远的年轻学者。他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但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镇上的居民觉得他古怪,对他敬而远之。然而,李远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一天,小镇来了一位游方僧人。他衣衫褴褛,举止粗俗,甚至有些疯癫。他在街头讲经说法,吸引了许多好奇的围观者。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作一个笑话,并未认真听他的话。李远经过时,也驻足片刻。他注意到,虽然僧人的外表邋遢,但他所说的内容却深刻而富有智慧。
“世人常因我的外貌轻视我,”僧人高声说道,“但我所言的道理,并不会因我的身份或形象改变其价值。”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远。他想起自己因为性格孤僻,常常被人误解甚至忽视,但他的学识和见解依然具有意义。于是,他决定留下来,与僧人深入交谈。
两人促膝长谈,从哲学到人生,无所不聊。李远发现,这位看似疯癫的僧人实际上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他感叹道:“真是‘不以人废言’啊!若只看表面,我们可能会错过如此珍贵的智慧。”
后来,李远将这次经历记录下来,并分享给镇上的居民。他告诉大家,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外貌、地位或性格就否定他们的话语,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渐渐地,小镇的人们开始学会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他人。而李远也变得更加谦逊,主动融入了社区生活。
从此以后,“不以人废言”成为了小镇的一句座右铭,提醒每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人,都应保持一颗包容和学习的心。
不
以
人
废
言
「不以人废言」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以人废言」解释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以人废言」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