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不得已
李威是一名年轻的工程师,负责一座大桥的施工项目。这项工程时间紧迫,质量要求极高。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批不合格的钢筋材料被错误地运到了工地。如果继续使用这些材料,虽然可以按时完成任务,但大桥的安全性将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威陷入了两难。上级领导已经明确表示,工期不能延误,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但如果更换材料,则需要重新调配资源,至少要耽误一周的时间。经过反复权衡,李威意识到,这是“必不得已”的局面,他必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最方便的选择。
最终,他决定向上级汇报问题,并坚持更换所有不合格的钢筋。虽然这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导致工期延迟,但他知道,相较于千千万万过桥人的生命安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几年后,那座大桥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而李威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必
不
得
已
「必不得已」出处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必不得已」解释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必不得已」示句
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