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天黑地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昏天黑地”的神秘传说。据说每当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时,整个天地会陷入一片混沌,而这时,村外的古庙中便会传出低沉的哭泣声。

一天傍晚,年轻的樵夫阿诚为了赶在暴雨前回家,背着柴火匆匆下山。然而,当他经过那座废弃已久的古庙时,天空突然变得漆黑如墨,连星星都隐匿不见。紧接着,狂风怒吼,大雨倾盆而至,四周顿时昏天黑地,伸手不见五指。

阿诚被迫躲进古庙避雨。就在他瑟瑟发抖之际,耳边果然传来一阵幽幽的哭泣声。他壮着胆子循声望去,发现角落里竟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她满脸哀伤,嘴里喃喃自语:“救救我的孩子……”

心地善良的阿诚鼓起勇气询问缘由,才得知老妇人的儿子因误入歧途被囚禁于黑暗之中,只有用真诚的善意才能将其解救。阿诚毫不犹豫地点燃随身携带的油灯,将微弱的光亮递到老妇人手中。刹那间,风停雨歇,云开月明,古庙恢复了宁静。

从此以后,“昏天黑地”再也不是令人恐惧的灾难,而是村民们铭记善良与勇气的象征。

hūn
tiān
hēi

「昏天黑地」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郑蕊珠昏天黑地,不认得这条路是那里,离家是近是远。”

「昏天黑地」解释

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昏天黑地」示句

加以象现在的~,你若打开窗子说亮话,还是免不了做牺牲。★鲁迅《两地书》九
上一篇:浑然无知
下一篇:浑沦吞枣